这场研讨会,为口腔癌早期诊断支招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
这场研讨会,为口腔癌早期诊断支招
为有效应对口腔癌的挑战 , 6月25日 , 湖北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及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在武汉召开研讨会 , 专题研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口腔癌及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早期癌变中的临床应用 , 来自武汉市各大医院的70多位临床医生、科室主任和医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 据悉 ,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等单位已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智能口腔癌早期诊断 , 已积累了近万例临床案例和有效数据 。
会上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黏膜科主任周刚教授介绍 , 口腔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高发癌症 。 2020年 , 中国口腔癌确诊人数约占全球发病人数7.97% , 发病人数位居全球第2 。 而且 , 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 , 晚期口腔癌5年生存率仅有约20% , 2016年 , 中国口腔癌死亡病例多达2.58万例 。 开展口腔癌早筛早诊 , 从大量癌前病变患者中及时发现癌变 , 对于有效降低口腔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 提高口腔癌患者存活率和生存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这场研讨会,为口腔癌早期诊断支招
周刚介绍 , 当前的口腔癌诊断多采取组织活检的方法 , 该方法具有创伤较大、口腔黏膜科专科医师缺乏、检测结果等待时间长等局限性 。 武大口腔医院黏膜科与武汉兰丁云实验室合作 , 采用对患者口腔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检测的方式 , 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智能口腔癌早期诊断 , 积累了近万例临床案例和有效数据 , 并总结出了一套口腔癌早诊早治的临床操作规程和标准 。
【这场研讨会,为口腔癌早期诊断支招】研究显示 , 采用这种方式开展口腔癌早期诊断具有取样方便精确无创、诊断迅速、特异性及敏感性高、患者接受度好等优势 , 充分提高了口腔癌早期诊断的效率和质量 。 而且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云诊断相结合所带来的快速扫描、快速识别、即时远程诊断等优势 , 可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断能力 , 缓解口腔黏膜病专科医生数量不足 , 解决大体量样本下的数据处理问题 , 可在口腔癌的大规模筛中发挥重要作用 , 将为推动口腔癌早筛早诊 , 有效降低口腔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可靠的新路径 。

    推荐阅读